藍天總是一個讓人充滿憧憬的地方,從小我們遍會將自己寄托在那一架架紙飛機之上,想要要去一覽藍天的浩瀚。長大以后,在邂逅無人機之后,它又觸動了我那顆對藍天充滿向往的心。不意外,我被它深深所吸引,自此以后,關注一架架''東龍''的出生與騰飛便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。
回顧我國無人機的發(fā)展歷史,這是一部探索的史詩。我國的無人機研究的起步較晚,國外在20世紀30年代遍具有了有實際應用能力的無人機,而我國無人機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。但我國一路奮起直追,經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,我國無人機事業(yè)呈現(xiàn)出蒸蒸日上之相。從長空系列無人機到長虹系列,直到現(xiàn)今的翔龍無人機。我見到東方巨龍在騰飛,它使世界見識到了中國的力量。
我們的無人機發(fā)展的確非??焖?。比如我國自主研發(fā)的翔龍已經接近了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。翔龍,它采取了連翼設計,這在我國飛機設計史上是一個大膽的突破,也是我國無人機發(fā)展的見證。它的前后翼相連形成一個菱形的框架,前翼后掠,并帶翼梢小翼,后翼翼根與垂尾上端相連,向前掠并帶下反角。翔龍”配備一臺噴氣式發(fā)動機,位于機身上部,在此方面與“全球鷹”機類似。“翔龍”無人機起飛重量7.5噸,最大有效載荷650千克,巡航速度可達到750公里/小時,航程7000公里,能在2萬米的高空長時間飛行。長航時,至少有30個小時至60個小時的續(xù)航時間,根據(jù)不同的任務、不同的載荷重量而不同。它可以獲得大面積的戰(zhàn)略目標,能夠實時監(jiān)視整個太平洋沿岸地區(qū)。另外,“翔龍”還有填補中國正在研制中的新型反艦彈道導彈引導系統(tǒng)漏洞的潛力。這種反艦彈道導彈用于反擊敵方航母戰(zhàn)斗群,被稱為“航母殺手”。
無人機它可以在戰(zhàn)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,但它不僅僅只是一種戰(zhàn)爭工具,在民用方向它也有多種用途。它可以用來航拍,可以播種,甚至還可以用來作氣象測量的工具。于我來說,作為一名普通的無人機愛好者,我更希望無人機在未來不只是在戰(zhàn)場上出現(xiàn),它更多的舞臺應是在民間。當下,無人機雖已經應用于生活,但對于一位普通民眾來講這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物。我相信在未來無人機會如同現(xiàn)在的汽車般普遍的存在于普通家庭。它使用電力驅動,如電瓶車那樣能方便充電,在天氣晴朗時還能利用太陽能來充電。它的體積變小了,更靈活了,載重量卻變的更大了。它可以替我們去難以到達的地方進行拍攝,還可以幫我們噴灑藥水,幫助耕耘,甚至它可以取代汽車成為一種新的交通工具。也許會有人置疑,可以載人的無人機還是無人機么?但事物的研究一定不能局限于任何規(guī)則,不然就會阻礙事物的發(fā)展。現(xiàn)在的手機僅僅只是一通訊工具么?未來的無人機也一定會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(fā)展。我們不會再有復雜的控制工具,只要語音下達命令,它便會正確地去執(zhí)行。雖然我對未來無人機的設想太過天馬行空,但未來的事又有誰能夠確定呢?
不管是現(xiàn)在還是未來,我的''東龍''都不會令我失望,它永遠是騰飛的巨龍。